
俗话说,“春困夏乏秋打盹”,但如果一年365天里,每天都感到昏昏欲睡,头脑不清晰,常常健忘,反应迟钝,那么这可能已经是一种病症的表现了。在中医上,这种情况被称为“多寐”,即总是想睡觉的意思。那么,这种情况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我们的头部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诸阳之会”,身体的阳经都会汇聚于此。但如果头部被湿邪侵袭,就如同在头上蒙上一块湿布,自然会导致头脑不清醒、昏沉。如果体内湿气过重,湿邪蒙蔽心窍,就会导致人总是想睡觉,并且出现健忘、反应迟钝的症状。
如果经络中的气血不足,无法充分供应头面和心窍,也会出现昏昏欲睡、反应慢的症状。这种情况多源于脾气虚。脾在中医中主管升清,负责将气血向上输送给头和心。如果脾气虚弱,无法升提气血,就会导致头脑昏沉。
如果阴雨天气就感到无精打采、困倦,这往往是因为体内的阳气虚弱。阳气虚弱的人,容易感到疲倦和困倦。
对于湿气重的人,除了总是想睡觉,还可能会有不成形、粘马桶的现象。看舌头时,会发现舌头两侧有牙齿印,舌苔较厚。时常感到头上像蒙了一块布,不清醒,身上沉重,走路困难。脸上和头上容易出油,肚子特别胖,但其他地方不胖,甚至可能出现水肿,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需要健脾祛湿。
脾气虚的人,一吃完饭就容易困倦。因为脾气虚的人一吃饭就需要调动全身的气血去消化食物,所以特别容易感到困倦。这类人的面色通常较黄,食欲不振,吃完饭后肚子胀,不成形,舌头两侧有齿痕。这种情况需要健脾并提升阳气。
最后一种是阳气虚,主要表现为脾阳不足。这类人手脚冰凉,怕冷,不敢吃凉的食物。一吃凉的就容易胃疼、拉肚子。这种情况需要温中健脾。
如果经常白天想睡觉、头脑昏沉、健忘、反应迟钝,很可能是因为湿气重、脾气虚或阳气虚所致。针对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调理原则。湿气重则需要健脾祛湿;脾气虚则需要健脾并提升阳气;阳气虚则需要温中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