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法,无所有,终究为空,不可得。这是《大般若经》中的启示。在中观领域,通过逻辑推理揭示空性时,“离一多因”成为其中最为锋利的剑,任何东西都无法抵挡其锐利。
那么,“离一多因”究竟要传达什么呢?其实,它是一种逻辑推断方法,用以证明“万法无自性,一切如影像”。尽管众生普遍认为万物是实有的,并理解物品是由更多、更小的东西组成,但实际上,当我们试图寻找那个被认为是实有的“一”时,却发现它并不存在。
生西对此进行了解释:“一”和“多”是人们对实有的误解。如果我们坚持认为一切万法是实有的,那么它们要么是“一”,要么是“多”,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式。“离一多”的推理可以打破对一切万法的实有执着。因为“多”是由“一”形成的,我们首先破除“一”,当“一”被打破后,“多”也就不复存在。
以柱子为例,我们的概念中它是一体的,但这个“一”是实有的吗?如果它是实有的,那么柱子能否被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呢?如果可以,那么这个“一”就不是实有的。在我们的经验中,柱子绝对可以被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这说明柱子不可能是实有的一体。
进一步分析,我们观察最小的微尘,能否找到实有的“一”呢?在佛教观点中,我们通过“六尘绕中尘”的方式观察,发现中间的这个微尘并非实有的“一”,因为它有朝东、朝西、朝南、朝北、朝上、朝下的接触点。如果没有这些接触点,微尘之间就可以互相进入,这时六尘就变成一个微尘了,但这是无法成立的。我们分析到发现所谓实有的最小微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如果我们通过这样的观察,从最的色法到最微细的色法都无法确立实有的“一”,那么实有的“多”又怎么能成立呢?因为“多”是由“一”构成的。如果离开“一”和“多”,就说明这个法是无所依赖的,这就是“离一多因”。
原来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都是“多”而已,构成“多”的“一”并不存在,这就让我们发现了万法的空性本质。这个逻辑推断简单易懂,我们可以依靠这个推理理解万事万物如梦如幻的本质。例如,我们可以轻松判断“亚夸克是世界最小物质”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并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真相。
麦彭仁波切将“离一多因”的推理比作坚不可摧的十万金刚山,而一切有实法就像水泡一样脆弱。仅仅依靠“离一多因”这一理证,就可以将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所有万法的本体,全部抉择为无有丝毫实有的实空。
《中观庄严论释》中提到:“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一切皆空。”这一理念确实是我们探求世界真相的重要工具。任何人学习和掌握这一推理,都会被其精妙所折服。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教言,它们为我们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愿更多人领悟这一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