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重阳佳节,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人们在菊花丛中徜徉,花迎人,人赏花,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此刻,我翻开历史篇章,不禁想起晋代陶渊明与重阳节的菊花之间的深厚情缘。
菊花是菊科的一种多年生花卉,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礼记月令篇》记载,季秋时节,菊花盛开。而《离骚》中也有关于菊花的诗句。因为菊花在重阳节前后绽放,所以又被称为“节花”,重阳节也因此被称为“菊花节”。
清代画家石涛所绘的《陶潜诗意图》中的“悠然见南山”,生动地描绘了陶渊明与菊花的亲密关系。陶渊明被尊称为“菊花花神”,他爱菊、咏菊、食菊,为菊花赋予了隐逸的内涵和高洁的品质。唐代人们开始称菊为“陶菊”,宋代辛弃疾和杨万里等人的诗句更是道出了陶渊明与菊花的深厚情缘,菊似乎已成为陶渊明的专属符号。
重阳节,民间有赏菊的习俗。陶渊明在其家房前屋后、篱笆旁边种满了菊花,于是重阳赏菊便成为他的乐趣之一。他喜欢九月九日与客人一起赏菊,饮酒品香。檀道鸾在《续晋阳秋》中记载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在东篱下赏菊,酒兴大发,由于没有备酒,他只好采摘菊花,此时恰有江州刺史王弘派来送酒的白衣使者,陶渊明大喜,开坛畅饮,边赏菊边饮酒,尽醉方休。
历史上许多画家都以陶渊明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画作,其中不乏以菊花与陶渊明为主题的作品。如明代画家唐寅的《东篱赏菊图》,描绘的就是陶渊明赏菊的故事,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画面中长松茅亭,金菊绽放,陶渊明与友人同坐于岩石上,一童子正浇灌菊花,烘托出陶渊明爱菊赏菊的意境。
在民间歌谣中唱道:“菊花黄,菊花强,菊花香,菊花康。九月九日饮菊花酒,人共菊花醉重阳。”在这个重阳佳节,从陶渊明与菊花的情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仿佛身临其境,与陶渊明一同置身于那片金黄的菊花丛中,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