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福建某地,一名女子在清洗小龙虾的时候意外发现:从虾头里剥出了好几颗像陶瓷一样的珠子!
这个奇特的现象发生在4月28日,该女子在清理小龙虾时,惊讶地发现这些珠子光滑且质地坚硬,像陶瓷一样,让她误以为小龙虾生病了,长了“结石”。这一发现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和广泛关注。
经过水产专家的解释,这些珠子被称为“龙虾钙石”,是小龙虾等甲壳类生物特有的结构。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生物调节体内钙质。在龙虾蜕壳前,会将旧壳里的矿物质转移到这些钙石中储存,等到脱壳后,这些矿物质会用于新壳的形成。
这种龙虾钙石的存在与龙虾的蜕壳周期息息相关,每只龙虾不一定都有钙石。龙虾一生中会经历多次蜕壳,而这些钙石的存在也是在蜕壳过程中形成的。当龙虾成功蜕壳后,新体壳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硬化。专家还表示,当水温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如25至30℃)时,经过6至8个月的饲养,龙虾的体重可以达到60至150克。
尽管这种龙虾钙石看起来很特别,但它并不会影响小龙虾的食用安全性。消费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必惊慌,只需将剥出的钙石取出后正常食用虾肉即可。实际上,龙虾钙石在甲壳类水产品中并不罕见,只是形态完好地被剥出来的情况较为少见。这一发现确实令人称奇,也为小龙虾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