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处理剩余的饭菜?避免浪费的策略
很多人选择将剩余的食物放入冰箱进行保存,并在之后进行加热再食用。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哪些食物适合放入冰箱,哪些不适合?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窦攀医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指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吃不完的食物应该趁热放入冰箱,越快越安全。
我们知道,食物上都有一定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以及金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强毒力致病菌。这些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迅速繁殖,如果人们食用了这些大量繁殖的细菌,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为了防止细菌繁殖,我们应该尽快将食物的温度降至4℃以下。
当食物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越长,细菌繁殖就越多。我们应该趁热把食物放进冰箱,以减少细菌快速繁殖的时间。剩余的饭菜应提前储存于保鲜盒中,并尽快放入冰箱。
有人可能会问,“热菜放入冰箱,会不会对冰箱造成损害?”实际上,冰箱并没有那么脆弱。虽然热的食物放入冰箱会短暂提高冷藏室的温度,但冰箱的温度传感器会在感知温度变化时启动降温,使冷藏室恢复低温状态。
在保存剩饭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食用“口水菜”。隔夜的剩菜中细菌数量会增加,不建议食用。如果在一次用餐中吃不完,建议使用干净的餐具储存。将冷藏的剩菜分类储存,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可以使用保鲜盒、保鲜袋等,或者将碗盘覆盖上保鲜膜。
2.存放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充分加热。虽然经过充分高温或微波加热的剩菜可以杀灭大部分致病菌,但也不提倡在冰箱中长时间存放。
那么,哪些食物适合放入冰箱呢?一些瓜茄类蔬菜、热带水果等不适合放入冰箱。而不适合的食物包括红薯、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以及未经过巴氏消毒的现挤牛奶等。“特菌”也是需要特别警惕的,一些生冷海鲜、储存过久的熟食、肉类等容易感染特菌。在食用这些食物时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本文转自生活圈,来源是经视健康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