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板薯的10个吃法

脚板薯的10个吃法

春节的脚步逐渐临近,年味在东固畲族乡愈发浓厚。位于江西吉安的这个畲族少数乡,临近春节时,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晒冬”活动。

在东固畲族乡,晒架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农作物,迎来了这场历史悠久的“晒冬”盛会。过去,“晒冬”是当地村民秋收冬藏的重要环节,主要为深冬储备食物。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晒冬”已经演变成一场联络感情、分享丰收的盛大聚会。本场的“晒冬”活动吸引了周边十多个乡镇的农户参加,场面热闹非凡。

当地村民将南瓜、红薯等食材切片,整齐地摆放在晒盘上晾晒。除了方便储存外,晒制这些食物还能使它们的味道更加醇厚,增添独特风味。在晒盘中的食物并不是随意摆放的,而是根据食物的不同特性进行区别对待。比如辣椒和玉米就不需要切割,直接晾晒;而萝卜通常切成块状,红薯则切成片状或条状,这样晒制出的红薯干会更加透亮,口感更佳。这也是许多畲乡人童年最喜爱的零食之一。

在东固畲族乡,除了能参加“晒冬”活动,还能感受到浓厚的畲乡风情。当地的特色表演“畲乡迎亲”令人陶醉,村民身着特色的“凤凰装”,唱着畲族歌曲。“晒冬”期间,村里还会举办畲族长桌宴,其中的食材大多来自晒盘中的晒制食物。欢迎大家来体验这一独特的“晒冬”活动,品尝当地的美食。

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东固畲族乡的群众还会制作一道传统小吃——薯包米果。在吉安市的东固畲族乡,村民钟朝晖一大早便前往自家地窖,挑选新鲜的脚板薯。脚板薯,又名参薯,是制作薯包米果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块茎富含淀粉和粗蛋白等营养物质。

薯包米果虽然只是一种小吃,但在东固畲族乡却备受珍视。每当有贵客来访,村民们都会制作薯包米果来招待。如今,家家户户仍继续种植脚板薯,希望在外务工的孩子们回家时,能品尝到外酥里嫩、热气腾腾的薯包米果,感受童年的味道和妈妈的味道。

制作薯包米果的过程十分讲究。脚板薯经过清洗去皮后,露出的果肉,再刷成细腻的薯泥,与适量的米粉和盐水搅拌,加入蒜、姜等调料。当薯泥准备好后,烧油下锅,左手挤出薯羹,挤出的形状如乒乓球大小最为适宜。随着油升高,薯包米果逐渐变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在东固畲族乡,薯包米果不仅是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承载着畲乡人对家的记忆和思念。

春节将至,江西吉安的东固畲族乡热闹非凡的晒冬活动更是展现出浓郁的年味与民俗风情相交融的美妙景象。这里不仅有丰收的喜悦和传统的美食制作技艺展示给人们看更是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和家的温暖让人流连忘返!


脚板薯的10个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