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位博主发出警告,当人们注销手机号码后,下一个使用该号码的人可以通过手机验证码轻松登录你的支付宝、微信等各类软件。这一情况的后果非常严重。建议大家在注销手机号码前,务必解除所有与该手机号绑定的软件。
这个提醒绝非多余。如今,以手机号为中心的生态链已经涵盖用户、运营商和各类平台。各类平台在注册时往往要求关联手机号,使得用户手机号的使用场景愈发频繁。如果注销手机号前没有及时解绑,可能会导致账号无法使用、个人隐私,甚至造成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
虽然手机号在注销后由运营商重新投入市场进行二次或多次销售是合理的,但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如何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和消除相关风险却是一个必须正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手机号注销后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仅由用户个人承担风险和责任。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相关平台,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问题发生前解决其萌芽状态。
针对公众对“注销手机号后的风险”的担忧,三大运营商客服均已作出回应,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工信部推出的“一证通查”功能,用户可以查询名下手机号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这项功能目前可以查询微信、QQ、淘宝、支付宝、抖音等多个平台的账号绑定情况。
除了给用户提供查询建议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公众的痛点和焦虑。例如,在用户的手机号注销前,应该对相关风险和建议操作进行充分的提示。是否可以再延长“冷静期”的时间,以便给用户留出更充分的处置时间。“一号通查”服务的应用和推广范围也应该进一步扩大,覆盖更多日常所需的平台和服务。
对于各平台来说,除了保障用户安全外,也应该提供更多方便的服务。通过采用更多样化的用户行为鉴权方式,解除账号绑定等方面也应该展现更多诚意。
面对手机号注销后的隐患,我们必须重视并尽快解决。广大用户在注销手机号前应该尽量解除所有账号绑定,同时相关主体也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海报设计: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