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冠生教授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的。他告诉我们,海虹作为一种肉质鲜嫩的海洋生物,深受大众喜爱。最近河北唐山、秦皇岛等地发出了安全警示,建议在4至5月份期间,群众应该避免采购和食用海虹,以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
海虹,学名为贻贝,又被称为青口,它们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在我国,这些海虹主要生活在黄海、渤海和东海的沿岸。海虹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藻类。有时,由于赤潮等原因,藻类可能会产生毒素。这些海虹等贝类通过滤食过程摄入这些毒素,当人们食用含有毒素的贝类时,就可能会引起中毒。
研究指出,不同藻类产生的贝类毒素种类繁多,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等。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最具危害的一种。这种毒素对肌肉有麻痹作用,其主要机理是阻断内的钠离子通道,造成系统传输障碍。中毒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一,轻微症状包括麻木和刺痛感,而严重症状则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死亡。
根据我国沿海城市近几年海虹等贝类毒素中毒的情况,4至5月是海虹等贝类毒素中毒的高风险期。我们需要密切关注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发出的预警通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贝类中毒高风险期间,我们建议大家尽量避免食用海虹。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要在正规的商超和市场购买贝类等海鲜,并确保其新鲜度;在食用前要仔细清洗,并确保蒸熟煮透。麻痹性贝毒在贝类的消化腺、裙边、鳃部、等部位含量较高,因此食用前应先去除这些部位;如果在食用海虹等贝类后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