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如林,一个特殊的养鸟爱好者,了大家对养鸟的认知。他不用鸟笼,仅通过耐心和爱心,就能让十多只鸟儿听话地站立在藤条上,跟随他自由行走。这种现象在德阳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次偶然的机会,范如林在村菜市出现了,他独特的遛鸟方式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观看。他使用的只是几根藤条和一些简单的召唤动作,就能让鸟儿们听话地跟着他。他的驯鸟技艺让人们惊叹不已。
范如林介绍,他的驯鸟秘诀在于耐心和爱心。他从小就喜欢养鸟,退休后更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饲养的鸟儿种类繁多,包括鹦鹉、文鸟、黄鹂鸟等。他坦言,自己没有刻意去教它们什么,只是接触久了,鸟儿们自然就信任他了。
范如林的养鸟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爱好,他还把鸟儿当作家庭的一员。无论去哪里,他都会带着鸟儿们。他和鸟儿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甚至鸟儿们还会在他耳边唱歌。这种和谐共生的场景让人们感到温馨和感动。
范如林的行为也引起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注意。德阳观鸟协会副会长李涛表示,虽然范如林一次遛十几只鸟不用笼子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他们不提倡这种饲养方式,认为鸟儿应该回归自然。相对于把鸟儿养在笼子里,范如林的养鸟方式已经算是比较自由的了。
成都鸟语林专业驯鸟师兰林也表示,范如林作为非专业人士,能把鸟儿驯得如此服帖是很罕见的。他认为驯鸟最主要的手段是通过食物为诱饵进期训练。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就能达到鸟儿和人的亲近。
范如林的事迹不仅仅是在德阳引起了关注,他的故事和行为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人类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范如林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事迹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