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加载中……
古琴曲《普庵咒》演奏赏析:演奏者曹华,箫演奏者左江华。
古琴演奏中,右手弹弦被誉为“八法”,包括大指的擘托、食指的抹挑、中指的勾剔和名指的打摘。这八法的运用,形成了弹弦音的多种音色变化。向内弹为擘抹勾打,向外弹为托挑剔摘。
对于八法的理解,彭祉卿在《桐心阁指法析微》中有深刻的见解。他提出,八法的运用要根据音色的轻重疾徐来决定。比如,在弹奏外弦时,以中指为主,多用勾法;内弦则多用食指挑法。针对不同徽位,左手的按弦方式也会影响到音色的变化。
古琴的音色丰富多彩,除了明亮的按弹音,还有清脆的泛音和宏亮的空弦散音。右手的弹弦方式与左手在弦上的配合,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比如,散音是低音,给人以浑厚朴实之感;泛音中的高音则轻清脆亮,如同风中的铃铎。
在现代琴乐发展中,右手技法的再开拓和琴乐音色的丰富表现,使得恢复名指的打摘指法具有现实意义。打摘指法的运用,在古谱中已有记载,但在后来的琴风中逐渐被忽略。在当代琴乐发展中,为了丰富音色表现,恢复这一指法是有必要的。
右手弹弦不仅仅是一种演奏技巧,更是与左手配合的艺术。勾剔抹挑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琴谱上的指法大多符合逻辑搭配。比如,从低音向高音弹奏,多用连勾;从高音向低音弹奏,则用连挑。还有锁、轮、滚拂、打圆等复合指法。
锁的指法是将一长音化为多点,中食指配合完成。根据不同的音点数量,锁又分为锁、短锁、长锁、背锁和小锁等。不同流派因其用指差异,也有不同的锁法。这种指法能增添乐曲情绪与动感。
轮的弹法是将一音化为三点,同弦上名中食指三指依次出指,得到摘剔挑三声。轮有快轮和半轮之分,能增加音乐的动感。
滚拂则是多弦连弹,构成琶音。滚时由深而浅,由重而轻,由急而缓;拂则相反。滚拂虽是多弦连奏,但需要声声明晰,避免混成一片。
打圆则是一音与其相协和的应音交替连弹多次。在两弦上,通过按一散或全按全散等方式进行挑勾连弹数音。打圆能形成同音音色交错的效果,用在乐曲开头、中间和末段,都有独特的作用。
还有两指同时弹奏二弦构成和音的撮、拨剌、双弹等指法。这些指法都以彭祉卿的《桐心阁指法析微》为依据。
古琴演奏中的右手弹弦法是一门深厚的技艺,需要演奏者不断练习和琢磨。通过合理的指法的运用,可以展现出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
(注:以上所述指法,主要参考了彭祉卿的《桐心阁指法析微》。)
文章出自中蕴国艺馆,作者:空谷。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古琴微课在线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