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倒装句例句及解析

完全倒装句例句及解析

“定语后置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属于倒装句的一种。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由于文言文的表达与现代的汉语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现代汉语通常将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前,而文言文则常常将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因此称之为“文言文特殊句式”,简称“文言句式”。

本文集中解析了初中课本中的定语后置句,并试图从中发现其内在规律。

以下是具体的例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意为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这是一个倒装句,其中的定语“如吾两人”被放在了中心词“闲人”的后面,翻译时应将其提前,即译为“像我们两个人这样的闲人”。“者”是一个助词,用于表示定语的后置,或者说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奇字素无备者〕指的是平素没有准备的生僻字。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其中定语“素无备”位于中心词“奇字”的后面。“者”字起到后置的作用,翻译时需要将后置的定语移至中心词的前面。

〔其两膝相比者〕描述的是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特指东坡的左膝和鲁直的右膝。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两膝相比”作为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翻译时应将定语移到中心词前面,即译为“互相靠近的两膝”。

〔桃核修狭者〕指的是长而窄的桃核。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修狭”作为定语修饰中心词“桃核”,“者”字表示定语的后置。在翻译时应将其译为“长而窄的桃核”。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所有大臣、和百姓。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能面刺寡人之过”作为定语修饰“群臣吏民”。“者”是助词,表示定语的后置。在翻译时,可以将定语放在前面,即译为“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所有大臣、和百姓”。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用“之”“者”一起表示后置的。如〔马之千里者〕表示日行千里的马。在文言文中,定语有时也会单独用“之”来表示后置,如〔居庙堂之高〕表示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这些例子中,“之”“者”都可以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值得注意的是,数词作为定语时,往往也会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尝贻余核舟一〕他赠我一只桃核雕刻的小船。在这里,数量词“一”被放在了中心词“核舟”的后面,翻译时应将其移至前面,即译为“一只核舟”。

〔为人五〕雕刻了五个人。“人五”是数词作为定语,后置,翻译时将其放在中心词的前面,即译为“五个人”。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文言文中数词作为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完全倒装句例句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