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色蛋饺肉皮羹:皮厚情浓,鲜味十足』

无赖厨师总能巧妙地应对顾客的疑虑:他们以独特的逻辑为奇特制作的菜品辩解。对于那些口感独特的菜肴,他们声称独特的风味源自独特制作过程。以蔬菜为例,虽然蘑菇营养丰富口感良好,但如果它在不寻常的环境中生长,如牛粪堆中,许多人可能会对其产生疑虑。但对于肉类菜品,如猪腰子经过精细切制和独特调味,即使是猪的部分,也令人难以抗拒。而那些气味扑鼻的美食,尽管其生长环境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依然让人垂涎欲滴。

肉皮也是如此。记得在本帮餐厅的屋檐下,可以看到经过风雨洗礼的肉皮,它们是从腿肉上精细剥离下来的,经历了油腻和灰尘中的半透明化过程。年底时,这些肉皮会被放入油锅中炸制,过程颇为引人注目。肉皮在油锅里随着油温起伏,仿佛有了生命。尽管炸制后的肉皮仍能看出曾经的污浊,但当你看到厨师在充满油垢、环境不太优雅的厨房处理这些肉皮时,你可能会对其敬而远之。

当这些肉皮精心烹制后呈现在餐桌上时,其魅力令人难以抗拒。在古镇农家菜中,大汤肉皮已成为流行之选。一砂锅的水发肉皮,简单撒上青葱,几乎无法拒绝其诱惑。一些餐厅会加入火腿片、笋片、香菇等来提升味道和视觉效果,但肉皮永远是主角。

在上海的一家乡村风味餐厅里,肉皮的魅力得到了极致的展现。该店的招牌菜是大汤肉皮,砂锅里还添加了咸肉和春笋等配料。当这道菜端上桌时,浓郁的香味已经赢得了食客的喝彩。肉皮经过油炸和水发后富有韧性和吸力,能吸收足够的汤汁,味道极佳。尽管新鲜肉皮看似平淡,但其柔韧的口感和丰富的胶质令人垂涎。据说胶质还有美容功效。虽然我对美容并不太在意,但肉皮的口感确实让我欲罢不能。我对肉皮情有独钟,特别是那些厚实部分,如猪脚爪、猪尾巴、猪耳朵等,它们丰富的口感和独特味道让我着迷。尽管医生告诫我们年龄增长后需避免某些粘性食材,但肉皮的魅力依然让我无法抗拒。这篇文章来源于《老上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