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萧伊,《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2022年。4K单频影像,时长24分52秒。北丘当代美术馆荣誉呈现:Chen Xiaoyi, When Tethys Sea retreats westward, leaving the reverberation, 2022. 4K Video, Single Channel, 24 mins 52 sec.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eiqiu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随着熊熊燃烧的火光,一位尔苏族的老人用濒危语言的温柔语调开始讲述白海螺的古老传说。阳光洒落,横断山脉险峻如屏风,隔开天地成秘境。云雾在山腰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你站在这,目睹这一段历史的痕迹。距离记录的那段时光一百一十三年,距离废弃的旷野不过三十年,特提斯海的消失则六千五百万年。所有传说的起点与终点,此刻在你眼前展开。” 这不仅老人的诉说,更是一种灵魂的坦露。站在北丘当代美术馆的展厅中,观看着影像中的景象,我们仿佛穿越到横断山脉的历史之中。陈萧伊的作品《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带我们进入那六千五百万年前的远古时空,其上斑驳的时间痕迹以纯粹形态袒露在我们面前。
陈萧伊,《心跳》,2021-2022年。线摄像,影像装置。尺寸:可变。北丘当代美术馆荣誉呈现:Heartbeats, 2021-2022. Infrared photography, Video Installation. Size variabl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eiqiu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在另一边,陈萧伊的另一部作品《心跳》则将人类世的不堪一面无遗。他在废弃矿区放置了相机进行秘密监控。人类世的废墟早已不在人类的关注范围内,但在相机的捕捉下,我们看到了自然的生命力如何被剥夺。这些画面让我们不禁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巨大影响。
游牧水土资源部(NDOI)的作品,《风物缓存》,2019-2021年。三通道影像,时长21分34秒。北丘当代美术馆荣誉呈现:The Nomadic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NDOI), Caches from the Landscape, 2019-2021, 3-channel video, 21 min 34 sec.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eiqiu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现代社会中,很多宏大愿望的建立往往伴随着对地球环境的摧毁性控制。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类社会无限发展与地球系统可持续存在之间在死亡之际的碰撞。这种人与自然、工程与山川岩石之间的矛盾与和谐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画面。
罗爽的作品,《》,2023年。影像声音装置,实时展示,尺寸可变。北丘当代美术馆荣誉呈现:Misty Cloud, 2023. Installation of video and sound, Real-time, Dimension variabl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eiqiu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在这样矛盾交织的过程中,我们似乎远离了地球、远离了大自然。但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与世界、与自然共存的可能性。
萨尔瓦托尔·维塔莱的《退隐!不息的风景》,数字装置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从技术的角度审视当下人与地球、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视角。
在本次展览中,从运算堆肥到失落的水域<
地域性特色指的是事物在特定地域、文化及社会背景中所呈现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紧密相连,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语言以及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尊重并平衡保护与开发,是对这些地域性特色的独特价值进行充分尊重的必经之路。石质在隧道空间中所创作的作品
《偶遇的碎片》
构建了一个特殊的场域,仿佛成为了一种理解地域性特色的实验场所。当用各种木材、橡胶和石头制成的琴槌敲击由当地矿物、竹子和绳索制成的石琴时,我们所听到的不仅仅只是声音,更是被时空压缩表面下所隐藏的复杂故事——声音、能量以及来自遥远过去的邂逅。这样的体验让我们以更加深刻、共鸣的方式重新与大地建立联系。
每个地方都在以各自特有的方式讲述着其历史积淀、不断变化的连续性和独特的传统与文化。这些地方都需要我们去倾听、去感受、去理解和包容。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找到回归自然与大地的路径。
石质的装置艺术作品《偶遇的碎片》在2024年展出,除了装置本身,还融入了声音和表演元素,其尺寸随情境而变化。我们向艺术家以及北丘当代美术馆表示感谢。
在隧道深处的视觉作品
《倒转之丘》
由张文心与杜若共同创作,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孔洞空间,体验了“在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域的游走与行驶、呼吸与消化”。在这个空间中,我与“中西方传统中生机迷离的对话、物质幽灵的表征以及被忽视的耗散之躯”共舞。此时此刻,R.S.托马斯的诗行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不,就在此地等他吧。他会在午夜归来,穿越那条隧道,所有的恐惧都将在那里迎来黎明。成为他回家的指引,大地是耐心的;他并未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