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合肥的我,在行政与生产管理领域有些许体会。
随着科技进步,工厂逐步实现了流水线作业,复杂工序被细致拆分。多数岗位,尤其是那些不需要高深技术的操作,如每日数次重复的插线、钻孔、刷胶、折盒及贴标签等任务,已经变得简单至极。这些岗位对员工学历要求不高,即便是小学或初中毕业生,经过简短的岗位安全培训后也能迅速上手。
对于那些经过多年学校教育的大中专本科毕业生而言,面对这样的工作模式往往难以接受。他们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却难以在这些无需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的岗位上找到归属感。长期从事这类工作,不仅可能使人感觉自我价值无法体现,还可能因缺乏持续学习与进步的空间而被工厂淘汰。
工厂提供的技术性工作岗位有限,与许多毕业生的求职期望相去甚远。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考试,或是选择自主创业,又或是学习一门更具技术含量的工作技能,如安装智能锁、各类维修技术、装修技术以及弱电水电工技术等。尽管自主创业之路充满未知与风险,但依然有人愿意勇敢尝试。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机械手臂在工厂中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优化和细分工序,甚至可能实现工厂的无人化、自动化运作。这预示着工厂将更多地依赖智能系统而力,因此将淘汰更多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工人。未来,即便有毕业生希望进入工厂寻求技术岗位,这条路也将变得越来越窄。
未来,一条生产线可能只需一两位技术工程师来处理技术问题。这些工程师的工资可能不会有大幅增长,因为市场供应充足,你不做自然有人愿意做。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技术众包公司,这些公司共享技术人员资源,为各家工厂提供按需服务的技术支持。
科技的进步正在逐步替代大量的人力工作,这使得考公或进入稳定的事业单位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于那些始终保持学习与进步的人而言,总会有新的机遇与挑战等待他们去探索与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