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2025-05-0318:34:11常识分享0

在昆明的方言中,我们使用一个特殊的字“㘿”(zú)。这个词有着将物品往容器中用力的含义。这个字在云贵川地区的方言口语中仍然被使用,但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

为何今天要提及这个字呢?这源于我阅读了李拂一先生1939年所写的《佛海茶厂概述》。文章中描述了茶叶的初制过程,其中提到了“筑茶”。最初,我以为“筑茶”只是对这一工艺流程的称谓。在日常交流中,我意外发现“筑茶”过程中将茶叶湿水后放入竹篮,用拳或棒进行捣压的动作,按照云南方言来描述,其实就是“㘿”(zú)茶。

云南位于边疆地区,历经了古代的人口迁徙,使得历朝历代的汉文化与本地文化相互融合。由于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一些古老的汉字音义得以保留。许多在中原官话、普通话中已经废弃不用的古音古字,在西南官话中仍然可以找到,或者被其他方言通用。尽管这些地区的人们都会听、会讲这些古音古字,但书写能力却有所欠缺。或许李拂一先生在撰写《佛海茶厂概述》时,也面临了识听、识讲但不识写的困境。

这是我学习吴文君老师整理的云南唐师研究时发现的、云南话中蕴含古音古意的字。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㘿”(zú)字。在宋朝的《玉篇 土部》楷书字典中,有对这个字的介绍,“侧六切 塞也”,即堵塞的意思。

这种方言的使用与保留,无疑是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云南话中的这些古音古字,仿佛是一扇窗户,让我们窥见历史的长河,了解祖先们的智慧与文化。这些字词的存在,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尊重自己的语言文化。

方言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还能够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