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者思维:深度解析魔鬼训练——速耐与乳酸的较量
为何别人的间歇训练后越跑越快,而你却感到精疲力竭,甚至成绩退步?许多跑者在中长跑训练时并未明确“拼命”与“会拼命”的差别。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中长跑训练中的两个重要魔鬼训练:速耐与乳酸。
速耐训练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升跑者在较高速度下持续运动的能力。在这种训练中,我们让乳酸快速积累到某一程度,随后通过休息来清除乳酸。反复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身体清除乳酸的能力,从而延缓高强度运动下的疲劳产生。
而乳酸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身体对乳酸的耐受能力,提升乳酸阈值,延迟所谓的“撞墙点”的出现。
通俗地说,速耐训练如同在乳酸的边缘疯狂试探,而乳酸训练则是在稳定范围内挑战身体极限。使用不当,轻则训练效果大打折扣,重则可能导致身体受伤。
以实际例子说明,假设一名跑者完成3千米需要9分钟,平均配速为每公里3分钟。在速耐训练中,跑者需要挑战以2分50秒的配速连续完成六个800米,跑完可能感觉需要寻求垃圾桶以缓解不适。而乳酸训练则是以3分10秒的配速稳稳地完成两个3公里,跑完还能有余力在朋友圈分享跑步心得。
两种训练方式的区别显而易见。从感受上来说,速耐训练像是在死亡边缘疯狂试探,而乳酸训练则是在安全区域内持续挑战。常见的误区包括:
一种是在基础训练阶段过早进行高强度的速耐训练,虽然短期内可能看到成绩提升,但很快就会遇到瓶颈,一旦停训,成绩下滑迅速。
另一种则是在需要冲刺的时候却过于执着于提高乳酸阈值,导致在比赛中无法加速,或者一加速就体力透支。
如果把速耐训练比作突击班,那么乳酸训练就是日常错题本的积累。如果有3个月或更长的准备时间,建议在比赛或考核前的两个月开始每周进行一次乳酸训练,让身体学会节能模式。而在比赛或考核前的三周,加强速耐训练,激发身体的潜能。
最后要强调的是,训练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吃苦。中长跑训练虽然有时会显得枯燥,但绝不应该让人感到痛苦。我们必须避免使用错误的方法,适得其反。
在训练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成绩和配速,更要关注脑力的运用。点赞关注,一起为更好的跑步成绩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