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术体验/元好问讲述
晋侯在柳溪宴请宾客,命其儿子和女婿进行射箭比赛。这些女婿都是年轻俊朗的少年,他们在柳林间奔驰,脸上洋溢着自信与骄傲,周围了大量观众。大家都期待他们不仅能射中目标,还能展现出高超的箭术。随着音乐的响起,第一次射箭,箭矢坠落;第二次射中马耳左侧,马受痛而跃起,人和弓箭一同摔落。虽然左右侍从急忙奔来抢救,人虽未受重伤,但内心似乎受到了打击。晋侯不高兴,向宾客表示歉意。
有宾客建议道:“射箭,既是技艺也是道的体现。若未能内心真正掌握,外表的技艺是无法达到的。何谓内心掌握?马、弓箭、身体和靶心,四者需合而为一。靶心虽小如虱,但在射手心中却如车轮般巨大,追求射不中是不可能的。若未能内心掌握,身体、马匹、弓箭各成一体,而靶心又独立存在。身体无法熟练驾驭马匹,马匹无法稳定承载弓箭,弓箭无法准确指向靶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奔驰中追求射中,能够不受伤已属万幸,何谈射中目标呢?我曾学过射箭,愿请求用马匹来一场比赛,为晋侯增添欢乐,如何?”晋侯未许,反而对亲近的人表示:“一匹马价值百金,一放足可百里之遥。掌握了马的缰绳就等于掌握了马的行止,我还需要追什么呢?”于是罢酒离去。
《郁离子》中的故事启示
在市集中有三位蜀地的商。其中一人只选择优质材,精心计算成本后出售,不虚报价格也不过分盈利。另一人的材不论质量如何都收售,价格则根据买家的意愿而定,以材的实际质量来应对。还有一人不挑选材,只大量收购,,需要时则加价也不计较。于是大家都争相购买,他的店铺门庭若市,每月更换一次门槛,不到一年便大发其财。那位取其中道的人生意稍慢些,两年也富裕起来。而那位专选优质材的人,虽然整日忙碌却如同夜晚一般昏暗无光,早晨吃饭而到晚上便已不足。郁离子看到后叹息:“如今的士人也像这些材商一样!过去楚国三个县的县令也有三种不同的行为。”其中一个清廉但不被上官看重,离职时连雇船的资金都没有,人们都笑话他的愚蠢。另一个选择性地接受一些东西,人们并不责怪他反而称赞他的能干。第三个县令来者不拒,与上官交往密切并与富民结交。不到三年便升迁掌管重要职务,百姓甚至称赞他的善良。这不是令人奇怪吗?”
虞孚向计然先生请教谋生之道并学会了种漆的技术。三年后漆树成林并割取漆汁数百斛准备卖到吴国去。其妻之兄告诉他:“吴地的人喜欢装饰用漆较多且有煮漆叶成膏的习惯用以和漆可以增加利润但别人不知道。”虞孚听后大喜并照做将漆叶煮成膏连同漆一起运到吴国去卖。当时吴国与越国有矛盾越国的商人无法通行吴国的商人正急需漆料。吴国的中间商听说有漆非常高兴到城外迎接虞孚并带他到市内安排在私人客栈里暂住并观赏他的漆发现质量非常好于是约定明天就用金币来取漆。虞孚非常高兴夜里便煮漆叶成膏准备第二天交货。到了约定的时间吴国的中间商看到漆的封识很新产生了怀疑要求改变交易条件约定二十天后交货结果他的漆都坏了不能用了。虞孚无法回国最终只能乞讨并在吴命。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教训
有一个行人租了一头驴去远方旅行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太阳像火一样灼烧大地行人找不到可以遮荫的地方只好趴在驴腹下躲避阳光然而驴腹仅能遮蔽一人行人与驴夫为了争夺位置发生了争执驴夫说:“我租给你的是驴而不是影子。”行人说:“我租的是整个驴包括影子。”两人互不相让争执之下回头看却发现驴已经不见了。因此争夺虚幻的东西会失去实际的东西。回忆童年趣事我小时候就能张目对日观察秋毫细微之物必定仔细观察其纹理所以时常有超越现实的趣味。夏夜的蚊子成群可以想象它们在空中如鹤舞;只要心中所想就能看见千百只鹤在空中飞舞仰头观看以至于脖子都僵硬了。还可以把蚊子留在素帐中慢慢用烟熏它们使它们冲烟而飞发出鹤鸣之声好像鹤在云端鸣叫让人心情愉悦快慰之至。[以下段落重复了前面的内容不再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