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一种名为“棉花娃娃”的玩偶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继盲盒娃娃和D人偶之后,棉花娃娃成为年轻人群的新宠玩具。这种玩偶主要分为两大类:“有属性”和“无属性”,尽管其价格不及D系列,但在年轻人中却十分受欢迎。
棉花娃娃的流行源于韩国饭圈文化,其萌萌哒的外表在新消费趋势的推动下,迅速占领了年轻人的心。从团队拼组到定制生产,棉花娃娃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而这也让年轻人们体验到了养娃的乐趣和挑战。
今年19岁的小涵是养娃大军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之所以成为娃妈,是因为棉花娃娃的可爱外表和亲民的价格。棉花娃娃的主要受众以00后和部分90后为主,无论是学生还是工薪阶层,养娃都不会给他们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
小涵进一步介绍,棉花娃娃大致分为有属性和无属性两类。属性娃是按照明星、动漫人物等的外形制作的娃娃,可以说是特定角色的忠实再现。而无属性娃娃则没有这些特征,目前在网购平台上,大部分在售的都是无属性且为成品。
棉花娃娃的“诞生”过程十分繁琐,但体验感十足。从设计草稿、组建拼娃团队、数量调查到交纳定金,每一步都需要娃妈和群主的精心和协调。在此过程中,群成员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参与到娃娃的形象设计中,打造独一无二的娃娃。
随着棉花娃娃的兴起,与娃娃相关的产业链如娃衣和饰品也应运而生。线上娃衣卖家随处可见,实体店也在各大城市陆续开业。甚至去年,杭州举办了国内首届棉花娃娃时装秀,为这种玩偶文化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活力。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目前棉花娃娃市场前景广阔,尤其国潮风、联名款等属性娃娃更受欢迎。一些从业者将自己的爱好转变为职业,积极打造品牌和特色,引领年轻人消费新潮流。
对于热爱棉花娃娃的年轻人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玩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创意,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娃娃形象,感受养娃的乐趣和成就感。随着棉花娃娃产业链的发展,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也为他们沉浸在娃圈文化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