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童年美食:老爸的小鲫鱼烹饪之道
小时候,父亲常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烹饪小鲫鱼。他使用高压锅,做出的鱼肉酸甜可口,如同罐头一般,而鱼骨也变得异常柔软。那时的鱼,不常采用油炸的方式,因为成本较高,一般都是用这些小鲫鱼制作。
如今,我想重制这道菜,结合油炸与父亲的烹饪方法,创造出一道新的美味。
再谈焖酥鱼的起源。酥鱼、骨酥鱼、焖酥鱼等,其实是河北省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冀菜系列。它起源于河北邯郸市赵家,并在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据说,这道菜在北宋初年被太祖赵匡胤颁旨御封。
也有观点认为上述传说可能是为了推广而杜撰的。制作焖酥鱼的关键在于配料、酱料的选择以及焖制的火候。传统方法先炸后煨,耗时较长。但随着高压锅的普及,焖制时间大大缩短。
提及烹饪,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越是深入学习,越觉得追根溯源变得困难。除非进行考古研究,否则难以确定一道菜的正宗来源。而且,烹饪方法和名称也各不相同。
传统骨酥鱼制作配方与步骤:
鲫鱼为主材,需5-6斤(宜多不宜少)。辅以白菜、胡萝卜、大葱、姜、蒜等。醋是焖酥鱼的重要调料,需二斤。此外还需大料、花椒、白糖、酱油、香油、料酒和精盐。
制作步骤:
1. 鱼处理:去鳞、开膛、去内脏(注意保留鱼头),洗净后沥干。所有配菜也洗净并沥干。
2. 食材分层:使用深口大砂锅,底部先放短竹筷以防糊锅,然后依次放入白菜帮、葱、姜、蒜、鱼等,按序分层放置直至填满。
3. 调料加入:空隙处放入花椒、大料布袋,加入胡萝卜条,最后用白菜帮封顶,加入酱油、醋、料酒。
4. 烹饪:大火烧开,约二十分钟后下白糖和香油,转小火焖2-3小时,直至鱼骨酥脆、汤汁收尽。
家常焖酥鲫鱼做法:
材料:鲫鱼1条(约1斤半)、米醋、白糖、生抽、料酒、葱、蒜、花椒等。
制作要点:
1. 鱼的处理:去除鱼线及内脏,两侧多划几刀,用花椒和醋腌制半小时。
2. 炸制:鱼从醋中捞出后小火慢炸至两面酥脆。
3. 炒制与焖煮:重新起锅烧油,加入各种调料炒香后下鱼,加入之前的醋和花椒,加开水没过鱼身。小火炖煮2小时直至鱼酥肉烂。
注意事项:
1. 鱼一定要炸制,这是关键步骤。
2. 炖煮时建议使用高压锅以缩短时间。
3. 更推荐用小鲫鱼制作,二寸左右为宜。野生鱼为佳,池塘养殖的鱼肉质与野生鱼有所不同。
营养学价值:
酥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常食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生长期青少年。还有抗衰老、抗癌等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