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时节习俗多,赏秋登高吃蟹忙
随着秋风渐紧,寒露已至。这是一个标志着气候变化的节气,也是人们收获的季节。
寒露节气与重阳节的习俗颇为相似,如赏菊、登高等。深秋虽略显萧瑟,但人们登高望远,欣赏秋色,展现了热爱大自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味着寒露时节的气温较低,地面的晨露已经冷到快要凝结。
寒露时节,苏州的拙政园里,秋色清新宜人。游客们漫步其中,感受着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随着寒露的到来,昼短夜长,寒意渐显。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空气中的寒意和干燥感。
在寒露节气中,有一些特定的习俗。正是吃螃蟹的最佳时节,“九月团脐,十月尖”,但螃蟹性凉,不宜过量食用。有些地方还有喝“寒露茶”的习惯,据说寒露茶味道独特,深受老茶客喜爱。
随着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人们需要注意防秋燥。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惯,还有说法认为在寒露这一天,古人会取井水泡制滋补五脏的丸或酒。农历九月是菊月,菊花盛开,因此登高、赏菊也是寒露节令的一大雅事。
在生活习惯上,人们也要做出调整以适应天气变化。有一种养生的说法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干燥,人们在饮食与日常生活中应润肺防燥。可以适量食用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等具有益胃生津功效的食物。要注意防止暴饮暴食,特别注意腹部保暖。随着天气转凉,要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宜过多过快。
寒露时节是一个充满习俗与养生的节气。人们在这个时节里,既要享受收获的季节带来的喜悦,也要注意身体保健,预防秋燥。
